“普法强根基,电商助农兴”——商学院(管理学院)赴渭南市临渭区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近日,商学院(管理学院)“普法强根基,电商助农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赴渭南市临渭区铁王村及周边开展了多项实践活动,通过“法治+电商”双轮驱动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团首站到访三张镇人民政府,并与镇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团队指导教师梁菁和全体实践队员参加。我校驻铁王村第一书记李小彬老师主持会议。工作人员介绍了当地产业发展格局,以及电商和普法工作中常见的相关问题。团队针对当地典型法律纠纷案件,提供了相关法律指南,助力促进当地的法律普及与法律意识的培养。
随后,实践团来到铁王村,与村委会成员进行座谈。李小彬介绍了铁王村的基本概况、普法状况和电商工作开展情况。团队走访村民,开展普法服务,并送上普法小礼物和聚焦农产品销售法律问题的相关法律指南,获村民一致称赞;实践团结合村民需求创新普法形式,表演自编相声《老王卖桃》,以农产品交易为切入点科普法律风险,助力乡村振兴和法律普及。
在临渭区农业农村局,团队一行通过座谈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方向。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辖区内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品牌策划、技术赋能、电商运营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
在临渭区司法局,团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整体的参观,了解了当地高频纠纷类型,认识到了律师轮班坐岗提供司法援助、乡镇普法等工作的具体方式。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近距离接触到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设备,还了解了各科室的职能情况,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深度融合,也由此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司法工作的创新实践与重要价值,进一步明晰了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紧密连接。
团队还前往猕香园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邢西庄草莓生态采摘园进行参观学习。队员们探讨了猕猴桃合作社的规模化种植模式、绿色培育技术以及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在草莓生态采摘园参观时,邢塬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了村中发展草莓产业的初衷与规划。团队成员从果农处了解了草莓的种植技术、生长周期以及采摘注意事项等内容,对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且深入的了解,也深切感受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
实践最后,团队前往桃花源民俗文化园。工作人员讲解背后的民俗故事,园内老式织布机、传统农具等民俗物品承载着岁月记忆,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实践活动也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法治护航,电商赋能”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既为三张镇及铁王村留下实用方案与建议,也让学子在基层锤炼了专业能力。商学院(管理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专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排版编辑|王思佳;责任编辑|周迪;审核|蔺媛)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