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管理学院)空中小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山阳多校启动第三期“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
为进一步夯实乡村教育基础,激发乡村学生英语学习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人才振兴工作提供贡献力量,西北政法大学机关党委、乡村振兴办、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电商法协联合山阳县教育和体育局、山阳县第二小学、山阳县第三小学、山阳县第六小学共同启动第三期“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
“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创新性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英语学科动态解读、教学环节有机衔接及文化知识系统积淀等多重维度。一方面,以21天线上打卡学习机制为核心载体,通过“轻量督导文化浸润”的教育范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引导其逐步养成可持续的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注重英语基础知识传授,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置于重要位置,旨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通过精心设计的录播课程、实时互动答疑等多元化教学形式,项目将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并构建适配个体需求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让学习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依托西北政法大学机关党委、乡村振兴办的大力支持,项目已积累了成熟经验:2024年7月,商学院(管理学院)联合山阳县三小开展的第一期活动初获成效;2025年1月,联合山阳县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及镇平县曾家镇小学开展的第二期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两期活动均获得参与各校师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
其中,山阳县第三小学杨妮老师更是高度赞扬了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积极鼓励学生们主动投身其中,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契机,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她表示,此次项目有效弥补乡村英语教学资源的短板将极大地提升乡村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将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成长与可能。
山阳县教育和体育局业务负责人对项目前两期成效给予肯定,强调其为山区引入优质英语教育资源,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他期待三期活动深化校地协作,进一步优化山阳英语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跨校共享,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让更多乡村学生受益,以教育赋能英语学科发展,为山阳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及法律系主任王卫东表示,多年扎根山阳的调研经历使他深谙当地的教育需求,强调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深化双方交流,切实提升山阳县小学英语教育水平,为同学们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常舒老师则指出,前两期“英语空中小课堂”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更助力他们养成了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本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她同时表示,期待第三期活动能够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
“英语空中小课堂”作为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与合作学校在教育创新领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成果,为乡村学生搭建起一个展现自我风采、提升综合能力的舞台。项目团队从最初的6人扩展至33人,参与同学也从最初的20余人扩展到了如今的70余人,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该活动的落地实施,将切实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为乡村学生营造更为公平、优质的教育生态。
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为乡村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同时,积极联合更多学校及社会各方力量,推动构建“高校智库+实践平台”联动机制,形成“高校人才培养——乡村教育增益”双向赋能模式,以共同促进乡村教育繁荣发展。
(图文 / 商学院(管理学院)团委 编辑 / 马懿晨 审核 / 赵欣辰 郭万磊)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